三周之內,存款準備金工具兩次被宣布使用。
央行4月3日稱,決定對中小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利率1個百分點,分兩次實施到位,共釋放長期資金約4000億元。而上一次央行宣布定向降準,則是在時間相隔不遠的3月13日。
與以往不同的是,“價格”措施同時被使用——4月7日起,金融機構在央行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下調至0.35%,鼓勵銀行把資金用于利率水平更高的信貸投放、債券投資。
由此可以看出,伴隨著全產業鏈的復工復產,穩健貨幣政策開始更加注重靈活適度,把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。
4000家中小銀行獲益
確保全部資金低價投向中小微企業
此次定向降準的對象是中小銀行。央行有關負責人介紹,中小銀行包括兩類機構:一類是農村信用社、農村商業銀行、農村合作銀行、村鎮銀行等農村金融機構;另一類是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。兩類機構合計近4000家,在銀行體系中家數占比為99%。
據央行測算,此次定向降準可釋放長期資金約4000億元,平均每家中小銀行可獲得長期資金約1億元,有效增加中小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穩定資金來源,還可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每年約60億元,通過銀行傳導有利于促進降低小微、民營企業貸款實際利率,直接支持實體經濟。
從具體操作看,定向降準分4月15日和5月15日兩次實施到位,每次下調0.5個百分點。上述負責人解釋稱,此舉是防止一次性釋放過多導致流動性淤積,確保降準中小銀行將獲得的全部資金以較低利率投向中小微企業。此次降準后,超過4000家的中小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利率將降至6%,為較低水平。
“進一步降低中小銀行存款準備金率,將增加中小銀行的資金實力,有助于引導其以更優惠的利率向中小微企業發放貸款,擴大涉農、外貿和受疫情影響較嚴重產業的信貸投放,增強對實體經濟恢復和發展的支持力度。”上述負責人稱。
超額準備金利率12年來首降
推動銀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
與定向降準相比,超額準備金利率下降超出市場預期。央行稱,自4月7日起,將金融機構在央行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從0.72%下調至0.35%。
所謂超額準備金,是存款類金融機構在繳足法定準備金之后,自愿存放在央行的錢,由銀行自主支配,可隨時用于清算、提取現金等需要。央行對超額準備金支付利息,其利率就是超額準備金利率,2008年從0.99%下調至0.72%后,一直未做調整。此次超額準備金利率大幅下降,無疑會影響銀行在央行存放超額準備金的積極性,并最終影響銀行體系創造貨幣的能力。
“此次央行將超額準備金利率由0.72%下調至0.35%,可推動銀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,促進銀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。”央行有關負責人稱。
財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認為,此舉將激勵銀行把資金用于利率水平更高的信貸投放,讓更多資金流入實體經濟,也有利于增加對中小企業的信貸融資。
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表示,此次超額準備金利率下調,除了提高貸款意愿外,也使得銀行更有意愿購買債券,為發行更多特別國債和地方專項債提供流動性支持。
顏色進一步指出,不管是增加貸款還是購買債券,對于銀行業來說,都是進一步擴大資產負債表,商業銀行依然需要相應地補充更多的法定準備金,以滿足央行的準備金要求。因此,這一操作對于央行來說,實際上是部分超額準備金變成了法定準備金,準備金賬戶里面的資金總量并未發生太大變化,但是這種操作增加了經濟體系里的流動性,起到了金融支持實體的作用,有助于國債、專項債的發行和增加實體經濟的信貸。
貨幣政策把支持實體經濟恢復
放至更突出位置
無論是對多達4000家中小銀行定向降準,還是大幅下調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,都可以看出,貨幣政策把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。
貨幣政策具體將如何操作,尤其是降準和降息之間該如何抉擇?此前,市場有聲音認為,從去年8月份開始,貸款市場報價利率(LPR)已經下降了26個基點,擠壓了銀行利差,因此,存款基準利率有下調的必要。
對此,央行副行長劉國強指出,存款基準利率是利率體系的“壓艙石”,作為一個工具可以使用,但是這個工具比較特殊,實行起來要進行充分的評估。比如,物價情況,目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(CPI)明顯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;也要考慮經濟增長和內外平衡因素,利率太低會否加大貨幣貶值壓力。“特別是存款利率跟普通老百姓關系更加直接,如果調整成為負利率,要充分評估,要考慮老百姓的感受。”劉國強稱。
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、清華大學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駿說,市場人士可以重點關注高層最近提出的“運用好全面降準、定向降準”等政策工具。鑒于外匯占款已經不是基礎貨幣供應的主渠道,而穩定經濟又需要適度的廣義貨幣增速,未來央行在全面降準、定向降準方面還會有較大空間,在必要情況下也可以加大公開市場操作的力度。
劉國強介紹說,下一階段,貨幣政策要分階段把握好力度、重點和節奏,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,充分滿足市場需求,絕不會讓市場出現“錢荒”,當然錢也不要“變毛”,實現廣義貨幣(M2)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并且略高一點。
劉國強還要求,實施好定向降準,發揮好準備金工具的正向激勵引導作用;同時,積極推進LPR改革,強化定價自律機制,引導銀行適當向實體經濟讓利,促進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行。